欢迎光临西安社科网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 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院联期刊
院联期刊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战略研究

2011-04-02 10:44
10088
分享到:

【正文】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区域合作、联动与协调发展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一同发展的世界性潮流,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在这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建立新的区域联合体,实行区域合作和联动发展。
2009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为《关天规划》、经济区),是继成渝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之后,国家在西部地区谋划的第三个经济区。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定位就是: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展示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天规划》颁布之后,关中和天水,一个是丝路起点和千年古都所在地,一个是伏羲氏的故乡,都以前所未有的紧密度开展旅游合作。本文主要围绕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研究,以期推动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
一、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背景分析及理论基础
1、背景分析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的趋势将推动经济区的双向开放和共同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包括资金、技术、商品、服务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的速度加快和规模扩大,并且这种情况首先是表现在某些特定的跨国经济区域(区域集团)内部。如,欧盟地区、美加墨地区、东盟地区等区域性合作内部的投资和贸易活动都可以证明这一点。经济全球化问题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也为我国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使资本、技术、人才等重要资源更加自由地在国际上流动,使我们有机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后发优势,广泛利用国际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种趋势给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并打造世界旅游品牌提供了机遇,这也是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2)、国务院批准设立经济区为联动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关中-天水地区虽然同饮一河水(渭河),同靠一座山(秦岭),但始终是各自发展。2009年6月份国务院批准成立关中—天水经济区,这是近年来我国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武汉长沙城市群之后,与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一起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宝鸡市、商洛部分县(商州、洛南、丹凤、柞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其主要辐射区域包括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规划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西部实际、着眼全国发展,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对关中地区和天水市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对做大做强以深厚历史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文化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为经济区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3)、国家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为联动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回顾近50多年来我国主要区域发展政策,从总体上看,1994年以来,国家实施的是“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八五(1991—1995)计划”和“1991~2000年十年规划”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从‘九五’计划开始,要逐步地、积极地解决地区差距扩大的问题,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九五”、“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纲要都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列为重大战略任务,全力推动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提出:“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互动”和“构筑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的重大任务。这种全新的区域经济战略、政策导向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提供了正确方向和发展动力。
2、理论基础
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我国西部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增长极。旅游联动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交通经济带之间的联动发展问题。交通经济带理论是在增长极理论、生长轴理论、点-轴系统理论、梯度推移理论、辐射理论等理论基础上发展演化来的。
(1)、增长极理论及其理论扩展
法国学者佩鲁(F.Perrox)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1950年)和《略论发展极的概念》(1955年)等著述中,最早提出以“发展极”为标志并以“不平等动力学”为基础的不平衡增长理论。60年代初,罗德文(Rodwin)首次将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区域规划中,提出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60年代中期,法国经济学家布达维尔(J.Boudevile)将经济空间的概念拓展到地理空间,并正式提出“区域发展极”概念。在他看来,发展极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并正式提出“区域发展极”概念。中国学者在梯度理论中介入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模式吸收成长极理论和生长轴理论,从经济成长与平衡发展间的倒“U”字型相关规律出发,认为中国目前仍处于较落后的阶段,不平衡发展是区域开发的策略思想,而点轴开发则是现阶段最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点轴论和网络开发论是增长极论、生长轴论、中心地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2)、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理论是产业梯度推移理论的简称,主要观点一是 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是客观存在的,是产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客观上存在产业与技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与转移的趋势。经济发展辐射理论揭示了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和地区与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和地区之间,通过道路、交通、通讯等媒介在技术、资金、人才、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辐射。无论是点辐射、线辐射还是面辐射,最终都会表现为梯度推进的过程,点辐射就是以中心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中心的梯度推进过程;线辐射就是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周边、海岸沿线为起始点的梯度推进过程;摊饼式面辐射也同样是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梯度推进过程。辐射理论认为,虽然在辐射中流动和传播的要素是不同的,但任何辐射都是双向的。
(3)、交通经济带理论
交通经济带又称为交通运输沿线经济带,是以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为发展主轴,以轴上或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为主体的发达带状经济区域,是产业和城市高度发达的集聚地带。交通经济带首先是作为增长中心的城市沿交通线路分布的点—轴—带系统;交通经济带表现为各种规模和专门化不同的中心城市在一定地区的集聚;交通经济带是一大批产业的空间集聚;交通经济带的地理基础需要有一片连续的空间。但不是任何点—轴—带系统、中心城市的集聚、产业集聚都是交通经济带。
依托交通经济带理论,关天经济区要由一系列交通经济带或经济圈构成交通经济带系统(旅游线路经济带系统)。“关中天水”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基本框架就是要沿着交通线路把分布的旅游资源按照“点—轴—带”系统构成耦合系统,并按照“点—轴—带”发展趋势和目标逐步推动,最终激发点的活力,激活发展轴的动力,串点东西成轴,联动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南北扩展互动,最后形成旅游产业的经济圈、经济区,辐射带动中西部,建成国际旅游品牌,促进经济发展。
二、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战略定位、发展现状及其瓶颈
关中和天水都是华夏文明发祥地,在旅游合作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和空间。该区域是中华民族的诞生地,是伏羲、女娲、炎帝、黄帝故里,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古都所在地,著名的丝绸之路源头,文化积淀深厚,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关中和天水之间古代就有丝绸之路相连,两地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有着血脉联系,但却存在着旅游产业发展联系不太紧密的重大瓶颈问题。
1、关中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存在的问题
(1)、战略地位
a. 现代“丝绸之路”效应日益突出
新亚欧大陆桥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十个省(区)。西安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最大的中心城市,咸阳、宝鸡、天水等沿线城市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与欧洲各国有着悠久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历史趋势下,沿桥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与优势互补性越来越强,交流合作前景越来越广阔。新亚欧大陆桥日益成为我国向西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一条贯通亚欧的“现代丝绸之路”日益凸现。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这条陆桥上。
b. “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日益强大
国务院在《关天规划》中对西安的另一个要求是,将西安建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全新的高度也对西安旅游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西安在不断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大力发展历史人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同时,不断加强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西安也正在以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以生动、形象、丰富活性内容的文化内涵为载体,加快西安旅游服务理念、方式的转变,延长旅游产业链,使西安的旅游业,从浏览型转化为体验型、从观赏型转化为参与型,使游客更深层次了解西安的旅游文化。
c. “中西部产业联动发展的金纽带”作用日益明显
西安的发展思路是:建设三大名城、构筑三大基地、打造三大中心 。铜川市是以建设“小而强、小而富、小而美”的新铜川为目标,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为主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六大重点、建设九大工程,营建农业产业化、工业走廊、加工业园区三大功能区域,实现了与西安的错位发展。咸阳市实施东靠西联、招商引资、项目带动、民营崛起、人才强市等“五大战略”,谋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化资源开发、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现代化大城市、壮大县域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等“六大跨越”等。这些城市都能制定出符合市情、符合民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城市错位发展战略,编织了一条无形的联动发展金纽带—大关中经济带。
(2)、发展现状
a. 旅游资源丰富
陇海铁路沿线的西安、咸阳、宝鸡、天水,是中国古代周秦汉唐文化的发源地,闪烁着璀璨的文明之光。经济区的设立,将渭水河畔、同一渊源的这几座古城重新连起。相信,在往昔丝绸之路上将会因为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西安,古称长安,是与罗马并称的世界古都。中国历史上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其中有周、秦、汉、唐这四个最强盛的王朝。西安上演了古代中国最威武雄壮、瑰丽多姿的活剧,成为中国人最自豪、最珍贵的记忆。蓝田猿人遗址、半坡遗址、传说中的女娲遗迹,都历历可寻。黄帝陵、大地原点,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之地。在我国109个旅游资源类型中,西安就有80个。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有许多属世界顶级水准,在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旅游业产业日益成为西安的主导产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也促进了经济技术、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国际合作,辐射带动着关中地区城市建设、相关经济领域和服务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是西安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所在。
咸阳,历史文化悠久,是著名的中国金字塔之都,目前已发现帝王陵墓27座,其中 4A级景区、女皇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乾陵,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两朝皇帝、一对夫妻的合葬墓,乾陵东边西望,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人们常说它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乾陵司马道两侧的大型石刻华表等,体现了唐王朝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和石刻艺术。"南方才子北方将,咸阳塬上埋皇上"。在浩如烟海的五陵原上,东西一字排开,星罗棋布地屹立着9座俨如金字塔般气势恢宏的汉代帝王陵墓,西咸一体化及经济区建设速度的加快,无疑给这一旅游资源的联动发展注入了人活力。
渭南,创始于前秦,以县城居渭河之南而得名,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之一,文化古老,历史悠久。自周、秦到汉、唐2000年间,处于京钱近区,不少县城是古代名镇,历代名人和胜迹甚多。在中国近代史上,这里建立过陕西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渭华起义"后曾建陕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开发的旅游点有华山旅游区,禹门旅游区,唐陵旅游区,从而形成关中东部旅游胜地。
铜川,有唐代名医孙思邈行医隐居地药王山和唐太宗李世民避暑、高僧玄奘译经圆寂地玉华宫遗址。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北宋大画家范宽均出生在铜川。宜君已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农民画乡”。中国八大名窑之一的耀州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这里还有佛教胜地香山、孟姜女祭祀地姜女祠等。铜川文物古迹及旅游资源丰富,人杰地灵,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融,是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商洛,是秦楚大道,又是革命老区,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有秦之雄,有楚之秀。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气候适宜,资源丰厚,山川秀丽,风景醉人,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形成了发育完美的洛南、山阳溶洞群。三秦要塞武关,天下闻名。东龙山双塔与“龙山晓日”交相辉映。“船帮会馆”建筑雕刻精美绝伦,其人物造型、楹联,至今无人破译。 “闯王寨”依稀可见当年盛况,“商鞅封邑”遗址尚存。经济区旅游联动发展将会掀开其神秘的面纱。
杨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4杨凌周边旅游资源星罗棋布。东临西安—咸阳旅游圈,西依佛教圣地法门寺,南靠太白山、楼观台,北有乾陵。区内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克隆技术揭开了生命起源的神奇奥秘;农业博览园内拥有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收藏国内外各类昆虫标本100万号,是人们学习了解纷繁多变昆虫世界的最好去处;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基地的无土栽培技术和智能化温室大棚,为现代高科技农业作了生动而形象的定义,展示了现代农业文明的无穷魅力。成为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观光休闲亮点。
b. 旅游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旅游业稳居西安五大支柱产业之首,领跑西安经济快速发展。据了解,多年来,除个别年份受到偶发因素的影响外,西安国内旅游业均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入境旅游业连年保持着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3倍的增长速度。其他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2005年四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城  市 三产总产值
(亿元) 旅游总产值
(亿元) 游客总数
(万人) GDP总量
(亿元)
西安 666.45 178.5 2423.6 1270.24
宝鸡 132.85 28.9 715.1 400
咸阳 154 31.8 917 433
天水 64.4 23.8 804 146.2
 

2009年四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城  市 三产总产值
(亿元) 旅游总产值
(亿元) 游客总数
(万人) GDP总量
(亿元)
西安 1459.95 297.4 3862 2917.1
宝鸡 230.26 78 1297 806.56
咸阳 265.4 60.2 1256.8 873
天水 111 19.6 530 260
另据陕西省旅游局统计,2010年国庆节全省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42.16%;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49.73%。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远远超过往年“十一”黄金周,达到黄金周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的历史最高点。西安市10月1日至10月7日,接待游客同比增长40.72%;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44.96%。铁路、民航、公路共发送旅客同比增长20.98%。不少宾馆旅社一房难求,长线游全面“井喷”。 监测显示,节日期间,商洛金丝峡等主要景点旅游人数较去年增长30%以上,汉中星级酒店前4天入住率保持在98%以上。
c. 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
在经济区中,打造周秦汉唐文化精品区将会成为一大亮点,厚重的文化积淀为旅游产业锦上添花。《关天规划》确定,以临潼兵马俑和秦始皇陵为中心,建设秦文化旅游区;以咸阳茂陵、汉阳陵和汉长安城遗址为重点,建设汉文化旅游区;以乾陵、昭陵和唐长安古城为重点,建设唐文化旅游区;以宝鸡西周遗址、天水先秦文化遗迹为支撑,建设周文化旅游区。经济区将周秦汉唐放在一个精品区进行推介和打造,将周秦汉唐作为一个整体去推介,必将扩大天水作为先秦文化发源地的知名度。此外,旅游商品亦是旅游产业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对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知名度的提升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西安、咸阳、宝鸡、天水等地的旅游产业正在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名胜景点、历史文化素材为背景,开发高层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也正在成为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增长极,从而打造发展轴,最终构建经济区交通旅游经济带,实现经济区的发展目标。
(3)、存在的问题
a.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
区位优势不同、开放开发程度不同、三产所占比重不同,致使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不同。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固定投资越大,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保民生、保“吃饭”的财政很难扩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种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在西安与关中其他市区之间、城市与县乡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b. 旅游资源关联度不强,相互依存度薄弱
从目前西安旅游业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出,要实现《关天规划》中要求的高度,西安必须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完善旅游产业链。而一条完整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必须依托、整合经济区其他城市的旅游资源。所以,西安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关系既是辐射带动,又有相辅相成。西安只有和其他城市进行产业共享、互补、延伸,将挖掘的资源整合为多条完整的产业链,才能打造出一个立体的旅游产业体。
c. 旅游设施不匹配,联动协调性不强
交通规划是根据经济发展需求进行的,而旅游业是根据交通发展开发线路的。目前还没有根据旅游线路的设计超前专门建设大通道。各城市规划的对接存在缝隙。联动的协作意识还没有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在西安市区明显存在着差距。西安市的旅游景点,有省管的、市管的、区县管的,省管的景点设施齐备,不与其他景点协作,区县管的景点没有财力、人力去完善旅游设施,在联动发展方面很难出面协调省市投资。因此,景点之间设施与管理协调不匹配。
d. 线路与景点通关能力弱
目前,旅游线路是以旅游企业开发为主,线路标准就是以交通路线串连景点。而真正的旅游线路应该是跨越时空的,甚至超越了交通路线的限制。譬如:周秦汉唐古迹精品旅游线路、红色旅游线路、生态旅游线路等。另外,旅游社与旅游景点在部分项目上虽有协作,但始终是各自为政,缺少协调组织,互不通关,各自收钱,甚至同一个景区也不能实行景点、交通等通关,这不利于合作,更不利于联动。在实地考察中,安徽黄山和九华山、湖北的武当山、河南的旅游区等都成功的实行了区域通关一卡制,减轻了人力资本,节约了游客时间,扩大了旅游消费。
2、天水市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存在的问题
在《关天规划》中,天水作为经济区中唯一的陕西省以外的城市,被定位为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天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往西的第一重镇,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亚欧大陆桥横贯全境。天水与关中地区同处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渭河流域。天水人形象地说,他们与关中地区的人们同饮一河水(渭河),同有一座山(秦岭),同有一种文化(秦文化)。地缘的纽带,经济的联系,文化的渊源,使得天水与关中地区历史性地将“手”握在了一起,这给地域辽阔、偏居一隅的西北地区找到了一部经济“发动机”。
(1)、战略地位
a. 是承载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具有8000年的文明史,2694年的建城史。天水地处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宜人气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存古石窟有麦积山、大象山、水帘洞等6处,其中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古建筑有伏羲庙、兴国寺、玉泉观、南郭寺等50处。已探明和发掘的原始社会、周、秦、汉古遗址86处。有街亭、天水关、诸葛军垒等三国古战场多处。这些璀璨的自然和人文遗址,构成了天水一幅幅独具特色的旅游胜景,也为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增添了一个重要支撑点和节点城市。
b. 是促进次区域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
天水与经济区六市一区有发展上的差距,但又水系地域相通,文化一脉相承,经济交流密切,尤其是在旅游产业上有许多共性特征。关中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中华民族摇篮”之称。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天然历史博物馆”。咸阳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的都城和13个朝代的京畿重地,素有“中国第一帝都”之美誉。而宝鸡、渭南、铜川和杨凌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也都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在旅游产业发展上突飞猛进,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旅游产业这一链条上,天水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饶的旅游资源。天水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举世闻名的“羲皇故里”,与关中有着想通的远古文化、宗教文化、三国文化和秦文化,这些都充分印证了天水与经济区是一脉相通的文化圈、经济圈,有着联动发展的广阔前景,是建设关中天水旅游经济带的一个次区域增长极,也是经济区发展轴上的一个核心极点。
c. 是关中旅游信息与西北地区实现互动的重要平台
人们把天水、兰州、敦煌比作甘肃旅游的龙头、龙身、龙尾,天水被国家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将使旅游产业的机遇和空间得到空前拓展。目前,天水市已与陕西关中五市一区旅游部门共同协商,建立了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合作组织,联合打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这必将架起关中与西北地区旅游资源联动发展的信息平台。
(2)、发展现状
a. 正在成为一个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伏羲是天水的一张名片,同样,黄帝陵、炎帝陵也是西安、宝鸡打出的名片。伏羲、黄帝、炎帝同称中国古代三皇,祭祀他们,代表着中华儿女的一种古朴情怀。天水正在依托伏羲文化和伏羲庙景点,重点开发建设以西安黄帝陵—宝鸡炎帝陵—天水伏羲庙为主的寻根祭祖旅游线,通过与西安、宝鸡的积极衔接,打造出一条完整的寻根祭祖旅游线。同时,天水百里生态旅游线项目规划方案,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评审。这一项目依托连霍国道主干线(GZ45)、宝(鸡)天(水)高速公路,东起麦积区东岔镇,西至麦积区甘泉镇,穿越麦积区、小陇山等10大旅游区,旅游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将会非常显著,天水必将成为经济区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一个旅游经济增长极。
b. 正在成为锻造旅游产业发展轴上的动力支架
《关天规划》中,其中关中地区7个市区,甘肃一个市,每个市区都有众多旅游景点,各自为政,各自宣传,区域特色非常明显,还没有组团发展,导致旅游景区的骨架偏小,总量在全国的低位徘徊,只有西安作为一个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形成了一定的旅游氛围,其他各地市还没有有效接受西安的旅游辐射,而西安也难于和其他地市的旅游项目进行合作与对接,导致游客虽然众多,但来到西安就飞到其他省份,在关中地区和毗邻的旅游区留滞时间很短。因此,经济区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一定会拉大城市间旅游产业发展的骨架,锻造一条充满活力与动力的发展轴,打造出中华文明的国际旅游品牌,从而促进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c. 正在成为承载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次核心区域
近几年来,经济区的部分旅游景点,每遇 “五一”或“十一”的黄金期,都出现非常明显的差距,西安、宝鸡、咸阳等旅游城市出现住宿难、交通拥堵的“井喷”现象,而铜川、渭南、杨凌、天水旅游资源丰富,却没有发挥出分散大城市游客、有效提升旅游产值的作用。经济区的批准以及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将会为西安、宝鸡、天水等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缓解旺季的压力,填补其他次核心城市游客不足的缺撼,使大城市旅游产业的链条有效延伸,辐射带动相关市区同类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展示。其他市区也会因为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促进各自旅游资源优势的互动与开发,从而承载中西部旅游产业的发展。
(3)、存在的问题
a. 区域性市场和平台还未建立起来
天水是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三大龙头之一,但是,与其相邻的宝鸡的旅游对接远远还没有建立,因为行政区划的阻隔,使得旅游线路、旅游景点、旅游企业以及旅游信息相互对立,甚至重复建设和反向发展。在天水的周围,区域性的旅游市场和信息平台相对独立,与兰州和西安都失去了产业发展上的联系。因此,伏羲文化、周秦文化都难以对接,也难于让世界所了解,完全是一块旅游产业待开发的天然宝库。
b. 与关中旅游资源对接的问题突出
天水与关中文化一脉相承,山体绵延相连,历史源远流长,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划的分割,使产业对接缝隙过大,甚至完全独立,特别是旅游产业。因为旅游始终与文化相融合。近些年来,旅游文化的宣传包装、促销手段的相互联手,以及交通线路的通畅规划等诸多方面,都基本是空白。经济区的批准,使原有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也成为旅游专家学者热论与研究的热点,但是,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c. 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健全
天水机场虽然已经建成,但是只是作为西安至兰州的一个中转点,还没有发挥出航空旅游的效益。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的旅游线路交通网络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区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主干道与次干道的网络状态还远远不能适应关中地区游客去天水的需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旅游专道、交通工具、旅游企业的规模和产业水平上都还有很大的限制,需要借助西安、宝鸡等城市的辐射与带动。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联动发展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使联动发展成为必然
目前,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支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流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相辅相成,互动发展。21世纪的全球经济将很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由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成的多级全球网络。
站在国际的视野,放眼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正在蓬勃发展,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新澳自由贸易区,全球较大的区域经济组织不断诞生。适应这种趋势,中国的区域发展必须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推进,通过实现区际开放正常化和实现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增强国际竞争力。可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选择,国内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是其奠基工程。
放眼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壮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经济合作不断发展,省区之间纵横联合,你追我赶。目前,我国已经正在形成“泛珠三角”区域、“泛东南”区域、“泛渤海湾经济区”、“泛东北经济区”和“泛长三角”区域等。“泛”字型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壮大是国内区域一体化的具体体现。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就是顺应这种趋势的一种新的战略视角,是促进实现“泛”字型区域融合的过程,这一融合过程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
(2)、空间扩展使联动发展格局初露端倪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准执行以后,每一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和产业空间都大大得到扩展,尤其是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建设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特别是建设西安—宝鸡—天水的丝绸之路旅游走廊;建设华山、太白山等自然生态旅游走廊;建设西安大慈恩寺、宝鸡法门寺、天水麦积山等宗教旅游走廊等旅游精品区。围绕这一规划,关中地区7市区以及天水市等15家城市联合发动了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合作框架组织,正在紧锣密鼓地整合旅游资源,联动发展的格局初露端倪。
(3)、东中西部经济合作给联动发展带来契机
根据产业转移以及梯度发展的规律,东中西部沿着陇海兰新铁路线不断加快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速度,带动了旅游市场的转移,这几年,西部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经济合作的加强,一定会带动产业联合的加快,更能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这几年,东中西部的产业转移与对接,给中西部的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注入了动力,带动了契机,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金融、教育、人才培训以及其他信息平台的建设。
(4)、交通的互补强化了联动的态势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陇海兰新铁路线上非常一个重要的经济区,铁路线、国道线随着宝鸡、天水等次核心城市航空港的建设,在交通方面实现了旅行的互补,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各市区都在不断加大道路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一小时、两小时经济圈不断形成,为旅游线路的延伸、旅游企业的合作、旅游景点的联动与互动增添了活力,也不断强化了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内力。
2、联动发展的挑战
经济区的批准执行,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但是,也给每一个市区提出了快速有效解决“瓶颈”制约的难题,这关系着联动发展的成与败。
(1)、成立跨区域旅游集团,推行旅游资源整合
长期发展的惯性,导致每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都相对独立,互不外借,但是,联动发展是一个趋势,就必须跨区域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特别是旅游企业的营销整合。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一个跨区域旅游集团,所以联动的速度还比较缓慢。而一个跨区域的旅游集团,能够解决线路规划、延伸、对接以及游客食宿条件、接待水平、服务质量的统一和规范,因此,在平行的7市1区成立一个产业联盟的旅游集团,将是每一个旅游企业的最大挑战。
(2)、加快旅游通道建设,推行景点通关
旅游线路是以交通道路为标志的,而旅游通道是以景点通关为标志的。目前在经济区中,甚致在一个市区的旅游区中,相对都存在着互相独立经营,互不通关的普遍现象。给游客造成了不方便,也给景点之间加大了阻隔,同时,也加大旅游企业的成本核算。因此,在经济区中设立相对独立的旅游区,或精品线路,实行分区域、分线路的景点通关,这将是打破行政壁垒和旅游管理限制,充分击活市场经济杠杆撬动旅游产业联动发展这一大山的挑战。
(3)、搭建信息平台,推行旅游联合营销
营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但是,营销也是其发展的最大成本。每一个景点都在营销,每一个企业也都在营销,每一个城市也都在不断加大旅游资源的营销。成本在不断地扩大,利润也在不断地扩大,但是相比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以及湖南长株潭、广西南宁、安徽黄山、九华山旅游联动营销的利润与成本比例,关中地区的利润明显较小。因此,以政府牵头组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具体组织,旅游企业联合营销将是建立国际、国内信息平台的挑战。以前各自在自家门前的营销,实际上是一种成本较大,收益较低的宣传,对想来旅游的人群,没有发挥出广告效应,来了的游客因为浏览了广告宣传而耽误了旅游消费和对景点的感受。
(4)、建立合作机制,推行平级论坛
最近一年来,关中—天水经济区关于旅游合作的高层论坛此起彼伏,激荡着每一个旅游产业组织者的心田,但是,合作机制涉及每一个企业的利益,也会影响到各自已经形成的旅游规划,所以,目前还是一种形式。有些专家说,尽可能炒些概念,多干些实事。因此,围绕产业联动发展的目标,制度中长期发展规划,让每一个企业从中获利,建立起联合协作、互动发展的平等论坛,将是关中天水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一大挑战。所谓平级论坛,就是打破陕西省与关中地区、甘肃省与天水市在旅游资源管理上的行政管理权限,推行旅游区或旅游企业之间充分利用市场规律,搭建互相交流信息、发布信息、统一营销的论坛机制。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条件分析
1、有利条件分析
经济区处于我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多条铁路、公路、航线、管线在此交汇,是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西部地区连通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文化积淀深厚。该区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著名的丝绸之路源头和羲皇故里,也是13个王朝古都所在地,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展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促进联动发展的多元机制不断健全
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成立于1986年,由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近60个地级市城市政府组成,其后,相继成立了城建联合会,旅游局长联席会。旅游局长联席会涉及各个旅游城市,而自去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之后,又最新成立了关中天水旅游合作组织,发起了相互协作的倡议,开展了一系列论坛和营销活动。因此,促进关中天水旅游联动发展的多元机制在不断地健全。
2010年4月2日,首届关中—天水旅游局长座谈会在西安召开,各城市旅游局局长签署了《关天经济区旅游城市2010年合作行动计划》,要以西安为中心,整合15座城市的旅游资源,将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确保合作行动计划落到实处,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和天水为协作体常务理事单位,延安、榆林、平凉、庆阳、汉中、安康和陇南为理事单位,建立区域旅游合作实施保障机制。15城市将联手树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的整体形象,15城市将联合制作《关天经济区域旅游精品大集锦》的旅游宣传册,15城市将实施市民旅游互访计划,同时,围绕《关天规划》对关天经济区域旅游业发展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供区域内各城市共同遵循和实施。
(2)、城镇群梯度式分布提供了联动发展的“多极网络”格局
城镇带初步形成。西安特大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区域内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07年底,经济区城镇化率达到43%以上,西陇海沿线城镇带已具雏形。
(3)、西安强力构筑大关中城市群,已突出特色
国家“十一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强调提出:“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资源富集、现有发展基础较好等优势,加快培育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列为重点推进经济区,强调关中—天水经济区要依托西安、咸阳、宝鸡、天水等城市,重点发展高技术、装备制造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产业。
我国有两条横跨东、中、西部的经济带,一条是长江经济带,另一条是亚欧大陆桥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模式是靠龙头带动,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其龙头。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没有龙头,但是有心脏,西安是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上最大的中心城市,以关中为依托的西安可以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是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核心区。要发挥心脏推动作用,未来的西安就必须是超过郑州的大西安,未来的关中城市群就必须是超过中原城市群的大关中城市群。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除了彰显区域合作的地缘优势之外,关于这个新经济区,国家给予的定位很高,拿西安来说吧,过去我们说它是欧亚大通道、历史文化大都市,现在有了这个规划,它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旅游大都市,这个经济区不是单单发展西安,它是要打造“旅游走廊”式的国际旅游精品,对于国家的政策,在具体实施方面我们也要真正跟上,理念、规划、实施要同步。西安的中心龙头作用也要表现在这三点上,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一定要落实到点上,这样才能搞好旅游精品区的建设。
(4)、天水强力助推关中天水联动发展的需求日以强烈
《关天规划》,将为关中—天水的旅游经济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天宝高速公路的开通,将吸引两地更多游客互动旅游。这条高速路使天水与西安间只需3个小时就可到达,更重要的是,这给天水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让天水以前所未有的紧密度与关中地区结合在一起。  天水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故乡。天水人常自豪地说:“五千年文化看西安,八千年文化看天水。”天水市旅游局局长谈启明表示,将积极融入大关中旅游圈,加强与关中五市一区的紧密联系,借助西安国际旅游大都市的辐射力,带动天水旅游的发展;创新宣传营销方式,继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主攻西安、宝鸡等关中市场及兰州、定西、陇南等省内市场,借机积极开拓华东、华南旅游市场,兼顾海外市场,全方位营销“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中国•天水”这一主打品牌。
2、不利条件分析
(1)、传统观念中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经济区规划中,只有7市1区,但涉及与辐射的城市近20家,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GDP目标,也都有自己的产业发展规划,传统地发展意识和发展方式形成了很大的惯性,很难因为规划的颁布而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而这一传统观念严重束缚了旅游产业的联动与共赢。尤其是政府的换届5年一次,政绩观也严重的影响着执政者的联动意识。因此,必须打破行政壁垒,树立长远发展观念,为地方奠定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
(2)、企业担心短期利益受到影响
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短期内利益受到影响的最突出的就是旅游企业,因为,为了联动,必须调整发展方向和规划,甚致要付出一些经济成本,因此,企业的利益将是促成联动发展的最大障碍,这实际只是暂时或是相对短期的,因为,好多产业集群或产业集团在开始起步时都经历过这样的困难期,一旦发展起来,每一个组成起企业的利益都会获得巨大的乘数效益。
(3)、投资为他方宣传,政绩显现慢
联动发展的关键是政府的组织与牵头,核心是企业投资的效益,譬如在联动中,需要在国际、国内其他地区宣传关中-天水的旅游资源,营销旅游线路,招引投资项目,都需要成本的付出,而许多旅游企业将会认为这样的宣传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无关,投资收益很小,甚至没有,部分城市政府的执政者也对前景不抱乐观态度,认为政绩显现的慢,甚至有风险,所以不积极支持,不扩充力量,不增加投资,这就加大了联动发展的困难。
(4)、客源分流存在双手迎财乐,拱手相送难
联动发展,大部分企业都认为是联合起来去分一个“蛋糕”,实际是忽视了游客市场的拓展,以及“蛋糕”制作过程的发酵,部分中小企业不愿意在开始的时候就被大型集团所吞并,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小富即安思想,导致双手迎财乐,拱手相送难,对发展的前景和客源的分流不能正确对待,出现拦截、反宣传,甚至故意分割景点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联动是一种破坏,对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力量是一种削弱,对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是一种最大的阻碍。
3、外埠成功经验——以集团化模式提升旅游三产水平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中,除了用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用“化蝶”方式催生企业集团外,还善于集团化发展第三产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被专家学者称为“焦作现象”、“栾川模式”和“西峡经验”。
一是焦作现象。焦作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被各界称为“焦作现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已经形成了云台山、青天河等“五大景区”和陈家沟、嘉应观等“十大景点”为代表的旅游格局和框架,打造了“焦作山水”整体品牌优势,旅游业已成为焦作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解读“焦作现象”,其成功做法主要在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将分散的景区景点集中整合,集中力量向国内外宣传推介“焦作山水”品牌,大力开拓旅游市场。
二是栾川模式。洛阳市栾川县整合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出了“以老君山为代表的山水游、以龙峪湾为代表的森林游、以鸡冠洞为代表的溶洞游、以重渡沟为代表的农家游、以九龙山为代表的温泉游和以伏牛山滑雪场为代表的冰雪游”组成的县域生态旅游景区群,被称为“栾川模式”。仅仅8年时间,栾川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贫困小县,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大县、旅游名县和旅游强县,不仅激活了县域经济,而且扩大了知名度,增强了开放度,改善了三次产业比例,使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直接受益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是西峡经验。西峡县是河南省林业大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8%,境内有河流562条。他们根据县情,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探索出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配合”的旅游开发模式,被称为“西峡经验”。 短短几年时间,西峡以其魅力独具的恐龙文化游和生态休闲游享誉省内外,成为极具诱惑力的旅游景点。挖掘“西峡经验”的内涵,主要是能够及时依托县域资源,确立科学发展思路,探索最适合快速持续发展的的模式,提前跨越了依靠景区自身缓慢发展的“原始积累”阶段,直接进入大投入、快建设、速见效的快车道。
四是其他经验。广西自治区各部门高度关注、关心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与自治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了旅游联动机制,共同开发建设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培育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打造百个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和体育休闲产品。广西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多部门联动机制的建立,对于广西旅游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整合了各部门的资源和力量,拓展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服务职能,发挥各部门之间协作与支持的积极作用,此举对于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广西还将采用联动的方式发展旅游,其中包括与国际旅游、特别是东盟国家的旅游联动,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联动,与大西南区市及国内其它区域的联动,区内旅游联动等。
五、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路
1、联动发展的指导思想——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按照“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思路,编制新一轮旅游规划,以名城、名山、名水、名文物景点为载体,围绕历史、民俗、宗教、生态等主题整合资源,提高旅游产品、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的国际化程度,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特色旅游品牌。
2、联动发展的主体战略——开发精品旅游线路
学习古城及,将文物保护与旅游景点开发相结合,按照板块开发、专题深化和精品带动的策略,加快环古城墙、四大遗址、曲江、终南山、佛道文化等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形成文化遗产观光游、秦岭自然风光游、关中民俗风情游、健康休闲娱乐游、现代科技文教游等五大精品线路。针对不同国别、地区的游客设计不同的旅游产品。建立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协调机制,加强国际国内旅游合作,调整客源市场和旅游产品结构,发展会展旅游和商务旅游,更新宣传促销手段并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3、联动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有计划地增加一批高档次、有特色的旅游休闲娱乐设施,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健全旅游信息咨询系统。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和环境的综合整治,健全投诉、理赔、稽查、安全救援系统,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实行与国际接轨的规范与个性化的服务。
搞好旅游商品开发,深入研究旅游和购物心理,开发具有浓郁地域、景区特色和人文特点的旅游商品。规划建设中国西部旅游商品研制生产展销基地、环古城墙旅游购物街区、西部旅游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使西安成为区域和国际性的旅游商品生产流通中心。
六、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1、成立联动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关中—天水旅游产业联动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建议各城市政府牵头,各市旅游局和有关部门参与,研究制定《关中天水旅游产业联动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并将其纳入各个城市发展规划的框架和程序之中,确立经济带联动发展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战略布局,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培育带动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广义经济增长极(或称经济增长带),树立国际品牌,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确立其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主要地位。
成立关中天水旅游产业联动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常设机构,把联动发展作为常规性的工作来抓。其主要职责为:研究提出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问题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议,推进经济区旅游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研究提出经济区旅游产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结构调整、资源开发以及重大项目布局的建议;研究提出经济区旅游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的政策建议,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2、成立跨地市专家小组,确定联动发展战略框架
由西安市旅游局牵头,筹备建立关天经济区旅游培训中心和旅游发展研究机构,邀请专家学者,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培训和旅游发展研究工作。按照《关天规划》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研究和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重大问题、具体策略和措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探索旅游协会的区域性合作途径,推动旅行社、等级景区、星级饭店等专业协会建立区域性合作机制,形成市场合作主体,使合作行动计划的各项工作得以有效地实施。强调行动计划实施的责任要求。
3、联手打造旅游产业复合交通经济带,构筑区域空间战略布局
大力推进交通、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联合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扩大铁路、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注重建设“数字西安”,构建城市的信息网络,使西安与世界的信息交流和商务往来更加便捷,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充分利用西安丰富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文物旅游、宗教旅游,积极开发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休闲保健旅游、会展旅游,形成大旅游产业链,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西安的主导产业,成为聚集人气的通道和走向世界的平台。
4、加强区域旅游经济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增强联动发展的内部张力
加强联合促销,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统一品牌。突出联合参展促销,合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强调利用各种网络进行互联互接,并以统一的区域旅游网页标志,联合开展网上促销活动,并不定期编印发布《关天经济区域旅游协作信息》,打造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实施区域内各城市间旅游宣传片的置换播出计划,实现客源互动。实施旅游宣传渠道共享计划,充分利用各城市现有的旅游咨询宣传网络互为对方提供宣传平台,扩大旅游宣传促销的覆盖面。
5、加强经济区内部的旅游资源互动合作与联动发展
经济区旅游合作组织于2009年8月就关中——天水经济区七市间建立旅游友好合作关系事宜达成协议。成立了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要积极协调当地政府或旅游接待单位,对旅游共同体内的旅行社组织包机、专列和大型旅游团队到经济区城市旅游进行奖励或提供优惠政策;对区域内旅游游客的投诉受理和处理实行联动机制等。
6、顺应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创造有利于旅游产业联合的政策环境
在产业意义上,交通经济带是一大批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的空间集聚和转移亦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可考虑出台一些体现区域差别性的政策,形成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政策环境。同时,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认识,主动打破行政壁垒,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引导和促进产业转移。通过摸索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都好的发展模式,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7、遵循“点-线-面-带”的发展逻辑,形成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合力
遵循“点-线-面-带”的发展逻辑,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和天水的联动发展为突破口,创新“关-天”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形成联动发展合力。在西北及西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上,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处在龙头地位,它不仅是陕西的经济重心,而且是西北的经济重心所在;不仅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龙头,而且也是西陇海—青藏经济带的龙头,也就是大西北的龙头和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依托大关中城市群构建大关中经济区,而不是大关中经济带。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经济区完全可以担负起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西陇海-青藏经济带的龙头作用,可以更好地带动大西北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发挥其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桥—道”联动发展的巨大拉力。
8、建立健全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多元协调机制
在成立联动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关中-天水’联动发展办”)的常设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协调力度。建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省市多边或双边高层领导及部门对话和议事机制,逐步完善多方合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互动合作。协调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省市的利益分配,减少内部争斗,提高内部运作的效率,改善对外形象。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旅游企业尽快签署“关于‘关中-天水’旅游的政府协定”,为“关中-天水”无阻碍旅游奠定良好的基础。建议设立“关中-天水”国际论坛,完善“关中-天水”沟通机制,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完善“关中-天水”国内沟通机制,共建“‘关中-天水’国际信息中心”,完善“关中-天水”信息反馈机制。
9、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具体战略选择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关中-天水经济区”沿线地区地理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建议成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沿线区域银行联合体,为区域发展提供三方面的金融服务。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发展专项基金”。将现有的区域管理资源集中,成立一个“‘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发展专项基金”,作为区域管理机构的主要调控手段,以聚合“关中-天水经济区”沿线各地区的优势资源,实现整个“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带的发展和腾飞。同时,也便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关中-天水经济区”联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特事特办问题。例如:问题区域开发专项资金,问题区域开发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等。优化外部环境战略,保证“关中-天水经济区”联动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旅游规划学》,中国旅游出版社,王艳平、郭舒
2、《乡村旅游》,清华大学出版社,王昆欣、周国忠
3、《旅游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潘建民
4、《中国生态旅游投资战略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张福庆
5、《旅游经济学》,中国旅游出版社,李仲广
6、《旅游理论与实践探索文集》,旅游教育出版社,张凌云
7、《城市生态与旅游经济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李建龙
8、《陕西之旅》,广东旅游出版社,黄启勋
9、《西部之旅》,广东旅游出版社,爱提
10、《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朱姝
11、《旅行社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朴松爱,吴鸣岐
12、有关城市政府网站、旅游网站
13、西安市政府研究室有关研究报告
14、中国信息网—统计公报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