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安社科网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 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院联动态
院联动态

《西安构建区域智慧旅游大平台研究》顺利完成

2015-10-14 03:01
3237
分享到:

    2015年度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西安构建区域智慧旅游大平台研究——以西安市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管理为例》已于日前顺利完成。该项课题由西安旅游设计研究院任少军主持,陆继翔、鲁静、强兆勇等参与完成。课题对西安市构建智慧旅游大平台的可行性、建设目标和总体框架作了详细阐释。

    一、西安市构建智慧旅游大平台的可行性

    目前文化遗产监测保护的主要内容与手段为,由各文物保护单位完成基本的保护管理工作,划定并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置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向公众标明文物保护地位,成立专门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对遗产的管理,按规范建设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并按周期定期更新。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已制定和公布执行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包含了保护文物价值及其载体的保护、保存、展示、管理、研究等各项措施和实施计划。

    上述内容多停留于纸质文件与本单位计算机中,未能实施大数据联网管理。在数据联动监控方面,以下内容都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与互联网、物联网及监控系统结合实现,包括对遗产周边城市环境的保护要求与控制措施。遗产所在地的土地利用规划中,与申报遗产点有关的内容是城市用地等各类建设用地的布局安排、大型基础设施用地的布局安排的云计算智能分析等,这些智能化监测与保护内容与遗产区的土地使用功能控制要求,以及周边环境保护需求相关。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处理遗产所在地的旅游发展规划中,与申报遗产点有关的内容,包括所在城市或地区的旅游开发计划、文化旅游主题、交通和服务等相关旅游设施建设计划等,可以使其与遗产的利用策略与展示、管理等需求密切相关。

    在智慧旅游大平台中,完全有可能纳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专项《管理规划》的大部分内容,包括遗产概况、遗产价值与载体、现状评估、管理目标、基本对策、遗产区与缓冲区及其管理规定、管理体系、保护措施、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遗产监测、规划项目与分期、实施保障。

    通过智慧旅游大平台与智能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衔接,可以完成对申报遗产点保护管理的综合策划,将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措施与中国文物保护管理和其他相关文化、自然资源保护管理措施、以及城乡建设专项规划相衔接。同时, 在有效保护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对遗产保护与遗产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关系提出规划要求或对策。

    二、西安市构建智慧旅游大平台建设目标

    西安市智慧旅游大平台的建设,属于“智慧西安”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采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高标准规划和统筹建设旅游业的智慧项目,有计划、分层次地协调推进。

    以需求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低成本、实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加快信息化基础网络和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建设,通过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集约化建设,加快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交换。以智慧应用带动旅游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智慧应用。

    抓住国家赋予我市创新试点的机遇,找准突破口,先行先试,着力推进智慧产业和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建设,以示范和试点带动“西安智慧旅游大平台”建设整体工作。加强对外交与合作,汇聚全球智慧和资源,更好地为“智慧西安”建设服务。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西安智慧旅游大平台稳步建设,并形成良好的服务运营模式。市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发展物联网、云计算、软件、现代通信、大规模集成电路、下一代互联网等与旅游产业高度融合。

    组织机制和推进机制基本健全,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全民信息化素质和信息化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信息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成效明显,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国内外合作交流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西安构建智慧旅游大平台的总体框架

    基于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西安市旅游大平台主要包括西安市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西安市景区监测与管理平台、智慧旅游扩展平台、智慧旅游云、智慧云计算数据中心、智能感知基础设施等。遵守智慧城市建设体系标准,西安市智慧旅游大平台是集成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应用于一体的,总体框架由四层构成。该框架自顶向下,依次为智慧旅游应用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全方位感知层。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