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安社科网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 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院联动态
院联动态

张楠 、周忆南在《西安宣传》发表文章:用短视频流量密码助力城市形象传播

来源:《西安宣传》2025年第五期
2025-09-12 03:53
228
分享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形象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深刻变化。短视频作为一种传播形式,在当前的传播活动中优势更加凸显。在这个背景下,城市品牌形象建设需要重视短视频的传播逻辑,探索更有特色的城市风格,打造城市的专属符号。城市的宣传与推广要利用好短视频的传播特征,通过不同符号组合打造兼具文化深度和传播热度的城市形象系列短视频,打造“城市人设”,讲好城市故事。

短视频助推城市形象塑造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人文标识。在短视频平台上,通过多元化的内容策略和高效的传播机制,西安成功塑造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品牌。具体来说,当前西安城市形象的成功塑造,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西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这些标志性的文旅景点在短视频中频繁出现,成为西安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抖音平台的《各地文旅也太卷了吧!秦始皇领衔兵马俑跳科目三》中,“兵马俑”和“秦始皇”在古建筑前跳“科目三”。这种结合了历史与现代的反差式表达,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为了进一步强化个性化呈现,传播主体也在传播文化符号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和创新。

二是多渠道的宣传展示手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手段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外,西安还积极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进行城市形象传播。例如,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西安的城市风光、历史文化、美食等内容,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互动。此外,西安高新区CBD的现代化建筑和市政景观,特别是通过高品质航拍展示的作品,也为西安的城市形象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

三是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西安高度重视城市形象传播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城市形象传播工作的开展。例如,2024年,在西安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论坛暨第二届丝绸之路(西安)国际传播大会。大会邀请国外智库学者、海外主流媒体负责人和知名人士等300余位中外嘉宾共聚西安,研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理念,开展深层次国际对话交流和相关主题活动,有力地宣传了西安国际形象,传播了西安城市文化理念。

推进短视频中城市形象的引导与塑造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要围绕城市定位做好城市形象传播工作,讲述好城市中“人、事、物、情”的生动故事,强化城市形象传播的参与感与自豪感,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言人,通过个人视角主动传播,让城市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首先,要统筹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要打破符号依赖,深挖文化内涵,构建系统性叙事框架,串联历史文化遗产,构建完整历史脉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发展的细节当中。通过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十三朝古都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系统性、连贯性的叙事框架,打造持久且深刻的城市印象。在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加强保护与活化,将“千年古都”的文化符号具象化、实体化,通过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对标志性景点的沉浸式体验。同时,结合标志性景点设计深度旅游线路,实现文化内涵的拓展。用实物实景来做好历史文化的“亲身示范”,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接地气”,把历史文化的传承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亲身感受。

其次,要在完善城市文旅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相关部门要围绕旅游市场的新观念和新趋势,加强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联动,推动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升级。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全方位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发挥官方渠道的传播优势。相关部门要善于主动利用官方网站、旅游App、小程序等渠道,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旅游信息查询、预订及导航服务,并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游客的偏好、行为模式及消费习惯,实现旅游产品的精准推送和定制化服务。通过联合举办旅游节庆活动、推出联名旅游产品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最后,要在公众认知和情感认同上加强城市的宣传引导。在短视频领域,西安推出了《外卖小哥工作期间帮小朋友找妈妈》《清洁工奶奶丢失2400元工资崩溃大哭,民警耐心劝慰循线追回》等一系列短视频,通过温情叙事和沉浸式体验展现了居民生活状态和公共服务的精彩片段,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此外,在数字化传播时代,个人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能够赋予信息以情感温度,具有其他主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发掘并利用个人账号的影响力,形成官方加民间的传播模式是当今宣传矩阵建设的重要一环。西安具备很多优势资源。一方面,在短视频的传播中要依托技术创新、场景重构与广大市民游客共创传播内容,构建“资源驱动+场景匹配+情感连接”的良好传播机制,实现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精准触达”和“深度互动”。另一方面,要推动“文旅+”的跨界融合传播,与城市的其他领域深度联动,通过情感传播的场景设计激发用户的参与欲、表达欲与分享欲,打造从“旅游体验”到“社交分享”全覆盖的互动模式,形成“众口称赞,口口相传”的良好传播局面。

总之,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要围绕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为西安的“城市人设”定基调,鼓励内容创作者大胆创作,特别是要组织好个人为城市形象“发声”“献策”,做好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基础性工作;在传播活动中,要创新媒介传播策略与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公众认知与情感认同。同时,要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计算机技术为媒介生态的良好治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用好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组合拳”,充分利用各种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和测评体系,使相关工作安排更加精准有效。(作者张楠、周忆南系西安市社科院科研人员)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