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安社科网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 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院联动态
院联动态

为全面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贡献社科力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5-10-30 03:43
119
分享到:

为全面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贡献社科力量

社科界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伟大征程踔厉奋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引发哲学社会科学界热烈反响。连日来,全国社科界通过召开党组(党委)会议、专题学习会、主题宣讲等多种形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研读、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积极部署落实举措,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广大学者一致表示,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以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智慧与力量。

担当理论先锋使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社科界作为党和国家的理论“思想库”与“智囊团”,在深入学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在全会精神从顶层设计走向基层实践过程中,社科界绝非被动的政策传递者,而是以主动参与者的身份发挥关键作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表示,作为理论创新的“思想库”,要推动全会精神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深度融合,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表达;作为政策落地的“智囊团”,要参与政策细化、试点评估等工作,为政策优化提供具体方案;作为社会共识的“凝聚器”,要通过学术文章、科普作品等形式消解认知差异,引导全社会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戴立兴看来,社科界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宣传阐释,以精准、生动的解读,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凝聚共识。他提出,社科界的核心使命是深化理论研究,围绕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根本目标是推进理论创新,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作出应有贡献。

列席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徐川倍感振奋。“回望‘十四五’时期,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迎难而上,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他告诉记者,“要按照全会指明的方向谋划发展,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宣讲好全会精神,与广大师生共同见证‘十五五’规划变成美好现实的图景。”

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全会闭幕以来,从北国到南疆,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社科界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迅速投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行动中。

在北京,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谢辉表示,紧抓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筑牢思想理论根基,聚焦首都“十五五”发展,围绕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等问题,研提精准有效的对策建议。记者了解到,北京市社科联扎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体系化学理化研究”等重大攻关专项的有组织科研,并迅速启动“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项”立项工作,持续加强首都高端智库建设与管理。

在上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积极团结凝聚全市社科工作者,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社会科学馆内,“马克思书房”成为新的思想高地,力求让访客沉浸式感受马克思的思想伟力,坚定对科学真理的信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表示,上海市社科联充分用好“理润申城”和上海社会科学馆“马克思书房”等平台,致力于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在西安,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高东新表示,领导干部要带头宣讲,通过“市民大讲堂”“秦岭大讲堂”等载体,将全会精神传递到基层,为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提供有力的理论学术支持和研究支撑。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曾峻表示,“十五五”期间,党校将立足自身实际,聚焦特色,提高质量,塑造品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导向,“不断把优秀的科研、咨询成果转化到课堂中,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更好地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

广大社科学者一致表示,将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昂扬的奋斗姿态,积极投身于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工作中,以大历史观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化学理化阐释的同时,通过大众化语言表达让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蓝图飞入寻常百姓家。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战略任务,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引发热切响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表示,要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发挥北大智力和人才优势,加强研究阐释,全力服务国家战略,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新动能。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学校基础学科底蕴深厚优势,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深化布局,以新型有组织科研体系推进联合攻关,推动与长三角产业集群深度融合,“让科研成果更快转化为发展动能”。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谈到,要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逻辑关系,把科技作为教育变革、人才成长的重要牵引,把人才作为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畅通三者良性循环。

“十四五”期间国家取得的航天突破、创新指数跃升等成就,让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澳门学生霍冠明深感自豪。他期待“十五五”期间国家继续深化湾区融合,也渴望能有更多跨境研学、就业机遇。“我将发挥专业所长,在智能信息领域挺膺担当,让青春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绽放光彩。”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跃群特别关注全会中有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部署。“未来,我将积极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学科研与实践,聚焦数字技术赋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重大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并积极参与决策咨询,推动学术成果转化。”

受访学者一致表示,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为社科研究锚定了时代坐标。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的内在要求。社科界只有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中才能找准研究方向、夯实学术根基、服务国家战略,展现社科理论工作者的时代担当与历史责任。

彰显学界担当作为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高校正积极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精心谋划未来发展蓝图,力求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

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启动了《“十五五”规划暨面向2037建校百年远景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要对标对表全会精神,以战略思维观大势、谋篇章、抓细节,始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全局性、科学性、系统性。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更加坚定了奋进强国建设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也更加明晰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要牢牢锚定四中全会的方向指引,深度承接《山东大学全面图强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前瞻性、系统性谋划学校“十五五”规划,以“国家队”的站位和“排头兵”的担当深化综合改革。

放眼全国,各地高校在注重特色驱动、夯实基础研究、孕育重大原创成果的同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田辉提出,高质量编制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必须坚持党建引领,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十五五”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全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表示,要将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与国家战略急需、区域发展关键问题紧密结合,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任务中主动担当。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刘嗣方说,将锚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建设文化强国需求,从研究阐释、人才培养、国际传播三维协同发力,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全会精神,打造“多语种社科宣讲团”深入基层解读国际形势与国家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班晓悦、刘越、陈雅静、陆航、查建国、陈炼、王广禄、李永杰、张清俐、赵徐州、朱羿参与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段丹洁



快速导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