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安社科网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 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院联期刊
院联期刊

回顾与展望:西安文化如何定位

市社科院
2017-06-05 02:50
7570
分享到: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同志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这是对西安城市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准确把握,是对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的持续接力,体现了西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回眸历史,方能认清现实;展望未来,才能面向世界。西安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欲扬帆远航,文化向哪儿发展,如何处理好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关系,让我们顺着“文化强市”的思路说开去。

    一、理论溯源:城市文化及其发展定位的逻辑起点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标志,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从文化的起源看,城市本身就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结果,是城市居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通常人们所说的城市文化,主要是指与经济、政治并列的城市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其中城市的风貌、格局、环境、建筑、产业、设施、科技、教育、方言、氛围、居民气质是城市文化的显性表达,城市的精神、观念、制度、规范、习俗是城市文化的隐性根基。文化既是城市的“体”,又是城市的“魂”,既是文明发展的成果,更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历史发展成果的综合积淀,是一个城市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最深沉、最根本、最永恒的依托。

    发展城市文化,是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城市物质文化、城市生活行为文化、城市制度文化、城市精神文化等进行的变革或完善活动。具体包括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形象建设、市民文化素质建设、文化组织建设、文化市场建设、城市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城市文化形象传播,还涵盖城市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国内外文化市场的开拓等。同时,在“城市以文化定输赢”的今天,文化的发展还不仅止于自身的繁荣,它还被作为解锁城市综合发展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政府通过自觉的系统设计,推动文化广泛地植入政治、经济、生态、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并在现代科技、金融的支撑下,成为带动城市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文化为轴心定义城市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城市高端竞争、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必然选择。

    文化认同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文化需求。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大师刘易斯.芒福德说:“将城市视为一个纯粹的物质事实的概念已经被无数的调查研究所修正;一个城市基本的社会手段是不但服务于经济生活而且服务于文化变化过程的劳动分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玉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项目时深刻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特色不应成为西安的门面修饰,而是应该作为城市内生的发展逻辑,成为专业化国际化城市的核心依托因素,成为品质西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应该更加重视西安的文化建设,以促进文化与城市的深度融合发展。

    当前,西安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不仅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更是西安在新的发展时期,积极承担国家战略、实现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持续推动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大决策,显示了西安以文化切入世界城市竞争的决心,是必须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推动的一项战略性课题。

    二、核心价值:西安城市文化定位的历史基础

    城市的核心价值是城市生存的依托所在,是城市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对于西安来说,研究文化发展定位必须从大文化格局和大时空维度去思考。

      (一)西安是“中国的文化符号”、“华夏精神家园”

       从时间维度上看,古长安及关中地区是华夏民族和黄河文明的发祥地,是炎黄先祖的活动地和祭祀圣地;是周秦汉唐等重要王朝的都城及其盛世文化的孕育地;是中国几千年正统文化、主干文化的策源地和发展完善地;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融合的重要区域。古长安的盛与衰就是中国大一统帝国盛衰的晴雨表。它是中华民族心理的朝圣殿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善之地,是中华文明之树的根柢,也是中华文化这只大船的压舱石,是中国首屈一指的人文之都,是举世公认的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正如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西安这座城》中所写:“时至今日,气派不倒的,风范犹存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都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魂魄所在地了。”

      (二)西安是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大节点、东方文明的摇篮

       从空间维度来看,西安是中国文化之地理中心,更是东西南北大文化格局中的大节点,又是汉字文化圈的辐射中心,在漫长的都城历史中, 一直处于地域性和国际性文化交流的节点位置。所谓东西节点是指古长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汉唐时长安是与古罗马并称的世界性城市,是当时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丝绸之路的东方磁极,丝绸之路的发展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大文化发展格局,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这条东西方的文化大线路后来向东延伸至之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以长安为策源地的汉字文化圈,孕育了绵延不断的东方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所谓南北节点,是指古长安是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和南方江汉文化的结合部,又是华夏文化和绵延数千年大一统文化的发散中心。概而言之,西安的核心价值就表现在其“文化身份”上,它的“世界千年古都,华夏精神家园”这一文化身份,具有唯一的代表性、世界的影响力、一致的认同感,这是西安文化发展的主要根据和优势所在。 

       (三)西安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赋存丰富

        西安作为一座建城史3100多年,建都史1000多年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古都。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西安同时成为我国首批命名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不仅拥有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拥有丰富的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是西安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依托。

       历史文化资源:西安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其人文景观类型占全国同类普查规范的90%。据统计,西安拥有987个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单位 、12万余件珍藏文物以及一批高级别观光景点 ,其中最负盛名、最具吸引力的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西安的文化积淀。赵荣等人的研究成果显示,如果以每1000k时土地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来量化其丰度 ,西安为16 .1,陕西省为1.8,全国为0 .5 。西安总面积仅占全国的0.1%,却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占全国的3.2%。西安历史文化资源类型众多,包括都城遗址、宫殿遗址、先祖生活遗址、帝王陵园、历史重要事件遗址、城市历史格局、宗教文化活动、人类活动遗迹、历史文化街区、自然生态环境及历史文化环境、近现代建筑、工业遗产、古镇(古街、古园林、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多个类别,涉及先祖文化、都城文化、礼制文化、宗教文化、丝路文化、近现代工业文化等多个领域。“华胥古国”、“半坡”、“姜寨”、“灰堆坡”等遗址记录了人类祖先在原始时代的生活足迹。“杨官寨”遗址的发现,将中国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时确定了西安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座城市。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性、唯一性,它们是“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文化依凭,也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特别是其刚健有为、开放包容、德义日新、天人和谐的文化传统,是务必传承传播、发扬光大的人文精神。”

    山水文化资源:西安的地形地貌由秦岭山体,乐游塬、龙首塬等台塬,沣河、灞河等八大河体,六岗、潼关、子午关等关口所共同构成。秦岭是中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线,被誉为中国的“父亲山”,它是典型的大陆复合型造山带,具有全球地质共同性中的独特性,是中国南北大陆板块碰撞拼合科学遗迹保存最好的地带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就在其中,秦岭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种类繁多,其独特的大熊猫、金丝猴等动物,水青树、连香等植物作为特色物种享誉中外,加之西安所处的八百里平川,自古就是肥沃之地,养育了三秦儿女,黄土等作为特色自然要素也是西安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资源:几千年的三秦文化熏陶形成了西安鼓乐、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等民间音乐和传统戏曲。而民间社火、楹联习俗以及节庆、礼俗、游戏等传统民俗文化在关中地区又独具特色。历史上的工艺作坊包括汉长安的制陶作坊、铸币作坊,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同盛祥、老孙家泡馍等传统饮食、名牌、名品、名店以及北院门、书院门等传统商业街,华财神赵公明故里、烽火戏诸侯、蓝桥相会等历史地名及典故同样也反映了西安的民俗文化特色。西安拥有鼓乐、秦腔、蓝田普化水会音乐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与其他地区共同拥有传统医药和民俗等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在西安地区形成的革命文物、革命遗迹,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形态、规章制度等。主要包括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革命公园、张学良公馆、杨虎城公馆、兵谏亭、蓝田葛牌镇、杨虎城烈士陵园、井勿墓等为代表的革命遗迹。影响中国抗日进程的“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就发生于此。

    三、世界视野:西安文化发展目标定位的现代构建

    历史积淀为西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基础。随着国际发展环境的变化、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必然要求城市在发展行动上做出响应,西安也应如此。

(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从国际上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重大深刻的变革调整,多极化趋势全面深入推进,大国关系重组空前复杂,国际矛盾斗争空前尖锐,国际秩序重构推陈出新,各国竞逐地缘政治空间,加强军备,中国正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更多的途径展现大国气度、争取自身话语权和发展机遇。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如何让中国走向世界,以和平共处代替误解与争端,深化习总书记“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智慧,都是下一步必须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西安是古代关陇河西大丝路的“引力核”,汉武帝时,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交往的历史篇章。从此,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以武力为要挟,不通过战争而是通过和平贸易,促进沿线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共同富裕,这条路上的人各得其所,人类因此而富有,城市因此而繁荣。借鉴丝绸之路的文明成果,西安有它的历史使命,这个使命就是要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为现在“一带一路”的发展,为中国新的天下情怀,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出力,要为中国大国战略提供历史经验和注脚,要参与世界规则的制定。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继续处于深度调整期,复苏乏力,2016全球经济增长率约在2.6%左右。美国特朗普上台,主体政策就是加息回流资本,发展本国制造业,欧盟脱欧问题频出,民粹主义抬头,总体经济陷入泥潭。世界市场规模在缩小,中国市场是全世界都在盯准的一块大蛋糕,全球生产进入“超饱和”状态,全球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国际贸易竞争会更加激烈。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来看,中国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会更大,而欧美日韩等国家向中国输出文化产品的动力则更强。这是文化发展的总体经济背景。

    从文化市场角度分析,一块是面向各国传播中华文化、输出中国文化产品的市场;一块是海外华裔的传统文化教育、汉字文化教育的诉求很强,如何结合互联网、新媒体为华裔的二代群体提供有趣、正宗的传统文化教育,是西安应该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创造的领域;从国内看,在供给方,我们的产业竞争也在加剧,以北上广深、杭州等城市为引领的文化产业第一梯队发展迅猛,以BAT、万达等为主的资本巨头也在全国整合优质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巨舰,西安必须认真评估自己的核心优势,系统规划、重点切入提升竞争能力;在需求方,随着居民总体文化消费能力的提升,加之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大量文化消费回流,国民对国内高质量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将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市场空间。

(二)国内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从国内来看,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新的文化大发展阶段,坚定文化自信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建设要求,其中一个重点方向,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风貌,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力量,进行价值的重建,这种力量只能在具有中华文明根源性文化的地区去找。世界经验表明,对于西安这种古都型的城市,当人们在富裕后有所醒悟,去回归文化之根,前瞻发展长策时必然会去珍惜他的价值,这在世界上是一个常规。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提出“五个扎实”,特别强调了扎实加强文化建设,对陕西和西安提出了明确要求。文化不再是桌面上的摆设,而是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西安也不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辉煌,未来的美好前景依然值得憧憬。那些古老文明发生地、民族文化奠基地在现代都不再是政治、经济、军事的大区域中心,而是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艺术朝圣中心和交流中心。古城演变发展的根据是它们都是大时空背景下的文化节点和策源地,它们是最丰富的,具有近乎永恒的人类价值。周秦汉唐都在西安建都,它形成的文化是“大一统”的文化,这从来都是中华文化的最强基因,是中华文化溯源的根基。

(三)西安文化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从西安文化发展的基础来看,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手抓文化事业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西安的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文化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亮点颇多,精彩纷呈。“长安-天山廊道”联合申遗取得成功,西安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由1处(秦始皇陵)增加到6处(新增加的是: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大明宫遗址公园、汉长安城遗址公园、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临潼旅游度假区、南门地区综合改造等一大批重点文化工程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遗址公园群落,成为陕西乃至西部规模最大、体系最全、模式领先的公共文化服务聚集区之一。南门地区综合改造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重大示范工程。西安世园会成功举办,《白鹿原》、《秦腔》等文学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大秦帝国》等一大批影视作品在央视热播,舞剧《传丝公主》获得第十五届文华奖,优秀文化不断“走出去”,西安的地域文化不断向国内外传播。西安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西安文化产业增加值多年以两位数高速增长,占GDP的比重达到 7.8%,文化产业已成为西安的支柱产业,占到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3,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建成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单位)36个;以盛唐文化为品牌的曲江新区板块、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品牌的高新区板块、以印刷包装为品牌的经开区板块、以生态旅游为品牌的浐灞生态区,以及城墙景区、碑林动漫产业基地、临潼文化旅游区、秦岭北麓沿山文化旅游带等文化产业板块已经形成特色的产业聚集效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和陕西“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西安的文化发展又迎来了春天,必将步入快车道,西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即将到来,值得期待。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