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燕连福(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那么,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历史的整体性思考,特别是与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有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既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又蕴含着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第二,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5个前置词,分别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正好对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蕴含着要建设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思路。第三,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具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具体表现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大特征上。因此,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范建军(市委党校副校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浓缩了百年岁月百年荣光,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真谛,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史诗,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豪迈宣言。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基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动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力量,“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必须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取信于民、引领群众,走好新征程,创造新辉煌;必须时刻保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往直前;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高东新(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对于社科理论工作者而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仅具有深刻的学理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思想旗帜,一经传入中国便焕发出强大的理论武装力量。在中国革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时,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也因此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其次,马克思主义为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中国共产党拥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再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指引。在新的征程上,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孜孜不倦地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运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引领作用。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常江(西北大学副校长、研究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并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先驱奋斗历程的高度概括,有历史的穿透力、精神的感召力、理论的引领力、实践的指导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党的旗帜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一,要把稳思想之舵,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扎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第二,要践行使命初心,学习百年党史,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理想信念,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努力培养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三,要进一步胸怀“国之大者”,赓续红色血脉,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四个服务”和“四个面向”,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第四,要进一步发挥好学术引领功能,扎实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在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国家高水平自立自强中奋勇争先,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参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做出示范,在发展优势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比如,继续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开展相关研究,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以高端智库建设为平台,以开放的视野,汇集国内外智库专家资源,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协同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
袁祖社(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新时期指引我们党更好担负历史使命的政治宣言与行动指南。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协同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一方面,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品格,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深刻持久的能动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工农群众和其他进步阶级、阶层的力量,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立即把建立国家工业化列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在实践中确定了以被称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坚守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另一方面,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而伟大社会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也亟须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从“思想建党”到“制度治党”“政治建设”,不断开拓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因此,迈上新征程,我们既要不断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推进社会革命,也要敢于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
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魏文章(陕西省委党校一级巡视员、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既要从建党百年、建军94年的历史长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又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好未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把安全贯穿于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此外,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就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并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具体来说,首先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确保军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其次,要全面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这是确保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有效措施。最后,必须树立强大的军事战斗力。要通过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基因传承,通过作风整顿、惩治腐败、严肃军纪,使得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党性更强、对党更加忠诚、战斗力更强,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严磊(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副主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光荣传统、红色血脉,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担当、历史自觉、人民立场和复兴使命,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力、历史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心灵震撼力。
当前,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第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人民领袖的核心作用,锻造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第二,要更加强烈地感悟真理和信仰的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自觉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科学真理力量、强大实践力量、持久创新力量,充分发挥西安的历史文化优势,并从中找方向、找办法、找动力,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贡献西安智慧和力量。第三,要更加深切地体会伟大建党精神的崇高伟大,赓续红色血脉。要以先辈先烈和英雄模范为榜样,从伟大建党精神中砥砺担当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伟大号召落实在当前任务、具体工作、本职岗位上,在推动十项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一点一滴干出成绩、做出实效。第四,要更加深刻地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优异的工作实绩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多、更直接、更实在。
以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吴旺延(西安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陕西高校众多,科技实力雄厚,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又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迈向新征程,陕西应以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要发挥陕西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优势,加速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有效推动东西部地区资源共享和数据流通,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优势。第三,要进一步发挥陕西科教资源优势,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尽快见效成势。第四,要强化政策引领,聚焦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以百折不挠的意志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引导高校科研人员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十四五”时期是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和窗口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下,不断加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陕西高质量发展将积聚起强劲动力。
(以2021年8月3日《西安日报》(理论版)发言顺序为准)